查看原文
其他

江南药王 功勋浙商 一代国药工匠的传奇人生

2017-07-06 商学院 健康邦

导读:江南药王、国药工匠、功勋浙商、改革常青树……众多称号集于一身——冯根生,中国青春宝集团的创始人,4日4时16分,溘然长逝,走完了83年的人生旅程。30多年前,中华民族作出改革开放命运抉择的惊涛巨浪,把他送上潮头,从此奔竞不息,书写一代传奇。戒欺祖训、拨正商道,国药新生、筚路蓝缕……斯人虽逝,却留下了一部改革创新的人生巨著,述说着浙商精神永葆青春的秘密。


冯根生简介



他是中国企业改革的风云人物,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、实践者。他几乎囊括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家所有的荣誉——全国劳动模范、全国“五一”奖章获得者、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、中共“十三大”代表、中国经营大师……

  

作为杭州人,他又与这座城市丝丝缕缕的相牵相连。中国唯一的中医药古建筑博物馆——胡庆余堂博物馆由他抢救出来;杭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由他发起创建;中华老字号、浙江老字号协会由他发起;扶贫“春风行动”他是带头发起者之一。他是慈善家,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护者,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界的唯一传承人。



冯根生到底凭的是什么?他身上有什么东西在起作用,让他最终成为一个超过常人的人?他到底给人们留下了什么?


人无信不立


冯根生人生中的第一个经典时刻,发生在1949年1月19日。那天,小学毕业才4天的冯根生,穿上祖母新缝的长衫去胡庆余堂当学徒。冯根生生前不止一次回忆过他进胡庆余堂的“头一课”:“父亲领我进去,拜过经理拜师傅,拜过师傅拜财神,要叩九个头。后来经理领我到后厅,手往墙壁上指指,说:‘仔细看看。’这是胡庆余堂最最重要的宝贝。是一块匾,有两个大字‘戒欺’和一篇短文章。但这块匾,我确确实实是头一回见到,是胡雪岩的真迹。经理跟我讲了其中的道理,讲‘修合无人见,存心有天知’。我做学徒的头一课,就是诚信教育。”

4日16时,记者穿过两侧摆满花圈的小道,来到了冯根生的家中,次子冯羚在灵堂前招呼着冯老生前的挚友和老员工。“在父亲众多人生感悟中,他提得最多的就是‘戒欺’。做人如此,做企业同样如此。此外,他还经常拿自己做学徒时候的经历来教育我做一个‘戒欺’的人。”冯羚告诉记者,外界只知道冯根生是胡庆余堂的“关门弟子”,却不知道成为“江南药王”的传人并不容易,除了要潜心医术外,胡庆余堂还会用特殊的“考验”来筛选弟子。不知从哪天起,冯根生经常在扫地时捡到钱,他每次都将捡到的钱交给师傅,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一年。后来,他才得知是师傅一直在用“钱”来考验他是不是一个诚实和有德品的人。

诚信戒欺是我的规则,也是浙商精神的灵魂。”冯根生曾说。100多年前,胡雪岩的庆余堂就已探索出企业做强、做大、做精、做到长远的成功路子。而作为胡庆余堂传人的冯根生,又将“戒欺”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上,建立起适于现代市场要求的经营体制和企业文化,将青春宝打造成为诚信的“旗舰”。

“我与冯根生相识、相知60年,他是我最为尊重的优秀企业家之一。”原省医药管理局副局长、中国医药企管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赵博文忆起2003年那场突如其来的“非典”疫情。当时,冯根生从福建考察返杭,看到胡庆余堂国药号门前排着长队,69岁的老人不顾旅途劳顿,连夜赶到国药号现场办公,召开高管紧急会议。当了解到公司生产的抗“非典”药一天就出药3万余帖,而配方急需的金银花、野菊花等中药材供价格飞涨,他当即向市民作出承诺:哪怕原料价格涨100倍,也决不提价一分。

  

白手起家“冯厂长”


1982年,“青春宝,葆青春”成为脍炙人口的广告语。而冯根生也得到一个称呼:“中国保健品之父”。

冯根生热爱中医。在成为胡庆余堂“关门弟子”后,3年学徒生涯,他从每天凌晨5时忙到晚上9时,16个小时专心其中。2000多种药的品相、药性、配伍、功效烂熟于心,丸、散、膏、丹的制用也驾轻就熟。满师后他又站了两年柜台,撮药配制当不在话下,此后又煎药两年,每天300帖,10多万帖药从他手中出去。一名“国药工匠”在胡庆余堂中成长起来。

然而,传统中药的手工生产方式,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。1972年,在冯根生带领下,胡庆余堂位于杭州西郊桃园岭上的“驴皮车间”独立建厂,这就是青春宝集团的前身——杭州第二中药厂。几座破房子、一堆土设备、一个小作坊,没有国家投入,冯根生带着全体职工努力拼搏,终于使这座破旧的中药作坊,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现代化中药企业之一。

在杭州,有个关于中药的有趣现象:每天,有不少参观者到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参观,在这个昔日名震全国的“江南药王”旧地,感受传统制药工艺;另一边,在现代版的“胡庆余堂”——正大青春宝的生产车间,近红外光谱应用于投料控制、生产中的中间体质量控制、清洁区设置的分散式多点尘埃粒子在线监测系统等,无不彰显着中药生产工艺的现代风采。

很多80后、90后或许不知道“双宝素”。上世纪80年代初,“双宝素”是中国最风靡的保健品。当时,在青春宝集团的前身——杭州中药二厂门口,全国各地经销商开来的车子排起长队,人们揣着现金来找“冯厂长”。当经销商们看到冯根生的办公桌上堆满了这些保健品,并且冯根生自己也吃时,更多订单纷至沓来。接着,“青春宝”也横空出世了。其后,无数保健品纷纷涌现,又陆续倒下,而冯根生的“青春宝”却经历30多年风雨依然“青春”。

“冯老一生致力于我囯民族医药的发展,艰苦创业,呕心沥血,坚持改革,坚持创新,在中医药产学研的众多领域卓有建树,成绩斐然,是我国中药现代化的杰出代表和领军人物。他不仅为胡庆余堂、正大青春宝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,也为浙江医药产业和我囯中药事业的腾飞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,他是行业旗帜、改革勇士、创新先锋。”赵博文说。

对于中药,冯根生是真心喜爱:“我太爱中药了,我们家祖孙三代都是胡庆余堂出身,国药不兴,我人生不畅。90年代初一个外国老板出几百万美元的年薪叫我去搞中药,我拒绝了,因为那是出卖祖宗的。”而胡庆余堂,也在他的人生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,直到他走到人生的尽头,仍保留着杭州胡庆余堂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职位。

  

企业改革弄潮儿


冯根生是企业改革的风云人物,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、实践者。他的身上,浓缩了一部“中国国企改革发展史”。


1984年,在全国还没有实施厂长负责制之前,他率先在全国试行干部聘任制、全厂员工实行劳动合同制,第一个打破“铁饭碗”“铁交椅”“铁工资”。

1996年,冯根生的青春宝集团兼并胡庆余堂,成为中国国企改革史上的经典一幕。一位老记者深情回忆起了那一刻充满自信与豪气的冯根生:“1996年11月7日,冯根生打来电话说,我准备明天在胜利剧院给他们(胡庆余堂)中层以上干部开个会……他5分钟的讲话,掌声超过5分钟。”

1998年,青春宝改制,冯根生必须持有3%的股份,折成人民币300万元。但以冯根生的收入根本买不起,于是引发了著名的“冯根生难题”。为了改革成功,冯根生向银行贷款270万元,再加上家庭所有的积蓄30万元,买下了股份,使改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。

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、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副院长杨轶清说:“冯老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创新意识和改革精神,在他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均表现突出。包括产品创新、经营模式、企业管理、产权制度各个领域的创新突破,他都走在前列,在浙商群体中、在行业中很多时候是第一个‘吃螃蟹’的人。这样的精神,在老一辈浙商中非常难得,值得新生代的浙商去继承、去发扬。”


从读懂冯根生,去读懂时代



“功”的后面是“德”,冯根生的“德”,至少可以追溯到他做学徒时祖母的反复叮嘱:做事一定要认认真真,做人一定要规规矩矩;学徒生涯中,对他影响最深的是两个字:戒欺。取得一系列成功之后,冯根生强调最多的,还是“戒欺”、诚信。


大多数人都从小接受过这样的正面教育,但是,出发点相同,并不能保证终点相同。漫长的一生中,有太多的机会、诱惑、陷阱,叫人偏离、淡忘、抛弃这个“初心”,而冯根生一生都在坚持“不忘初心”!仅仅凭这一点,冯根生就与很多人区别开来了。


冯根生兢兢业业,但不唯唯诺诺,他敢做“出头鸟”——在某种意义上,冯根生是一个开风气的人。他很早就表态赞成打破企业“铁饭碗”;他认为政府部门对厂长经理的考试不合理,他就“罢考”,并联名其他企业家要求取消考试。成大事者似乎都有“叛逆”精神,但是冯根生不是为了标新立异,而是他精通业务、精研业务,深知搞好一个行业、一个企业应该怎么做,才让他具备了常人所没有的底气。冯根生的成功人人称颂、羡慕,但是多少人能熬过学徒工的艰辛?



冯根生无疑是改革开放年代的一张闪闪发光的名片。“时代”是一个大词,大到个人无从把握,无从定义。但是,冯根生显然介入了时代,在他的行业里引领、影响了时代,成为“时代”的醒目符号。冯根生用他的人生告诉我们,“时代”不是一个先于经验、经历的事物,而是在无数人参与、影响下逐渐发育、成形的。是参与者决定了时代的面目,甚至不参与或反向参与也是一种参与;但是冯根生无疑是一个主动的、积极的、参与者。时代给了他舞台,他把自己贡献给了时代。读懂冯根生,可以帮助我们读懂很多东西。


在漫长的企业经营过程中,冯根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他都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哪些启发?


1、要以权谋公,不要以权谋私。以权谋公,胆子大点没关系;以权谋私,胆子要越小越好。


2、现阶段我国处于一个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,一个有敏感的企业家就能迅速准确地抓住历史性的机遇。有时候,其实中央一句话就已经告诉你怎样可以跟上形势的发展,你错过了也就错过了。


3、枪打出头鸟在社会上太多见了。我认为,只要保护好心脏(没有私心),索性只管自己拼命飞,飞得快,飞得高,飞出枪的射程之外,就没事了。关键是怕这些鸟飞飞停停,生怕偏离方向被枪击中,老是回头看,结果还没在树上停稳,就被那些“老枪”击中了。


4、国有经营者有四类:小车不倒只管推,牛皮不破只管吹,宴席不散只管醉,企业不倒只管亏。我们提倡第一类人。但在推车的过程中,什么零部件要修一修,途中要不要加油,政府部门要关心一下。


5、我不想让青春宝毁在我手里,不想让中药毁在我手里!


6、转换机制、擦亮牌子、清理摊子。(杭州市政府决定:让青春宝和胡庆余堂实行“联合”,后者加入前者,仍由冯根生出任掌门人,冯用12字方针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。)


7、一严、二爱、三和谐。没有严,就会乱套;没有爱,就没有归宿感和幸福感;最后的目的是达到和谐的状态。


8、我现在是在凭良心工作……


9、国有企业好比冰棍,因为担心被经营者买走那就是国有资产流失,就只有捏在手里,最后,冰棍还是化了。但是一追究起来,谁都不负责任,因为大家似乎都没有做错什么。


10、我得到的是荣誉,失去的是机会和时间!



冯根生在首届浙商论坛上的部分演讲内容:

  

胡雪岩实际上是过去浙商的代表,虽然他是安徽人,但很小就到浙江来了,他把徽商的精神融进了浙商,并在胡庆余堂整个经营思路中体现了浙商精神。近3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上,有过晋商,有过徽商,但更主要的是浙商。晋商和徽商随着时间已经逐渐地淡下去了,可浙商现在是越来越体现出他们的精神。为什么讲胡庆余堂是过去浙商的代表呢?在它的营业大厅写着两句话:虚假无人晓,诚信有天知。我小时候就是在这个教育熏陶下面成长起来的。

  

我工作了57年,当了30多年的国有企业老总,从来就是讲诚信,不骗人。我认为这是最主要的浙商精神。浙商过去是以宁波帮、绍兴帮为代表的,影响全国,讲的就是诚信,但现在光讲诚信是不够的。敢冲,敢拼,敢为人先,不怕苦,不怕累,这是新浙商精神。再加上我们老浙商的诚信,就形成了一个在全国影响极大的浙商精神。

  

过去师傅教学徒会教怎么做人,怎么做事,怎么懂得职业道德,怎么做生意,简称叫生意经。生意经实际上就是浙商的灵魂。其实在生意经中的规矩就体现了我们浙商的精神:


第一,戒欺,戒掉一切欺骗;

第二是诚信,对待所有顾客都应该诚信;

第三是不得以次充好;

第四是不得以假乱真;

第五是童叟无欺;

第六真不二价,没讨价还价的,反过来叫价二不真。 


内容来源:浙江日报、浙江在线等   健康邦编辑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

投稿邮箱:35523455@qq.com 



|  More · 延伸阅读 |


“瓷娃娃”的艺术人生

>>> 戳此看全文


延伸 | 阅读

系列专题一 | 中医药健康服务如何与旅游融合?

系列专题二 | “中医药+健康旅游”尚在起步潜力巨大

系列专题三 | 健康+旅游:打造旅游市场新业态 

系列专题四 | 旅游地产转型升级的痛点和难点

系列专题六 | 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《中医药白皮书》全文

系列专题十四 | 中药+旅游新形式悄然升温

系列专题十五 | 中医药健康服务如何与旅游融合?

系列专题十六 | 老外爱上中医药健康旅游 中医养生文化受欢迎(图)

系列专题二十五 | 房地产进入白银时代 康养、文旅地产或成黑马

系列专题二十八 | 10万亿大产业即将爆发:这个超级风口迎来老牌VC!

系列专题四十 | 中医药健康旅游应发挥“中国特色”

系列专题四十六 | 种种迹象表明,中医药产业的快速爆发期真的要来了!

系列专题四十九 | 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印发《关于促进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》

系列专题五十 | 中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 健康小镇将迎来爆发?附七大建设范例!

系列专题五十五 | 中医成吸粉利器 全球医疗旅游版图或改写

系列专题五十六 | 北京发布首批30个中医药国际医疗旅游服务包项目

系列专题五十八 | 关于开展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(基地、项目)创建工作的通知

系列专题六十二 | 中药材“三七”面临无地可种危机 五年后或现“三七荒”

系列专题六十四 | 国家发改委印发《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(2017—2025年)》明确到2025年占GDP比重提至60%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